普陀新闻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国际资讯、投资理财、综艺娱乐、体育健康、商旅生涯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2022-10-28 19:34:00
作为民族企业的“脊梁”,华为不仅在5G通信领域一骑绝尘,在芯片设计、智能手机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等前沿领域,也都达到了比肩甚至是超越西方的水平,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抗衡着苹果、高通等诸多美企。
然而,这却让美感到非常不安。它为了巩固自身科技霸主的地位,在近两年多次修改规则,对华为等高科技中企进行打压,尤其是芯片禁令,不仅切断了海思麒麟芯片由台积电代工的渠道,而且禁止美企对华为等企业出口高端芯片。
此举导致华为高端手机业务一落千丈,大部分份额被苹果收入囊中,就连海思的研发成果也就此被迫只能停留在图纸之上。没有了海思的竞争,国内高端Soc市场一时间几乎成了清一色的高通骁龙系列。
很显然,美是既想让我们在尖端技术研发领域落后于他们,又妄图让中企在成熟工艺领域继续进口美芯,为其创造利润营收。
但正如很多业内人士所说,芯片禁令只会适得其反,倒逼着我国半导体产业加快自给自足的步伐,也许在三五年之后,国产芯片就满大街都是,至于美芯,届时求着我们买估计都没人要。
果然,随着时间的推移,芯片断供带来的反噬效果也愈发明显了。据知名调研机构CINNOResearch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2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Soc出货量排名前五依次为:联发科、高通、苹果、华为海思、紫光展锐。
其中实现业务增长的两家企业是联发科和紫光展锐。反观高通和苹果,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。尤其是高通,作为全球头部芯片供应商,此次降幅居然高达12.6%,而且其全球第一大芯片厂商的宝座,也被联发科取而代之。
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,并非是国内芯片对芯片的需求降低了,而是在经历了“卡脖子”之痛后,加快了自主化进程,使得国产芯片的自给率得到了大幅提升。
公开资料显示,今年仅前七个月,中企砍单进口芯片就约有340亿颗!除华为之外,小米、OV等国内友商也纷纷加大投入,开始自主研发芯片。与此同时,国内厂商在供应渠道方面也不再过度依赖高通,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,又与紫光展锐、联发科等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。
今年第二季度,高通芯片在我国市场销量为2070万颗,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了470万颗,下降比例接近20%,蒸发了千亿营收。更关键的是,这颓势还没有止步的迹象。面对这样的情况,高通这家老牌美芯片巨头似乎是有点撑不下去了。
就在近期,高通官宣了一个重磅决定,表示将会转移业务重心,降低对智能手机市场的依赖,进入服务器芯片市场。
值得强调的是,高通在四年前就已尝试过服务器芯片业务,但面对英特尔X86架构垄断级别的行业地位,高通并未讨到好处,最终是无功而返。不过,如今ARM、RISC-V这两款架构正在快速成长,全球服务器市场规模更是超过了280亿美元,未来发展前景非常不错。
那么,高通此次卷土重来,能复制骁龙芯片的辉煌吗?对此,有外媒表示:没机会了,中企已有布局,美芯大势已去。
事实也的确如此,不管是RISC-V架构或者是ARM架构,阿里、华为等中企都已起跑多时,比如华为鲲鹏系列芯片,早就应用在了诸多场景;还有阿里平头哥半导体的倚天系列芯片,同样达到了全球顶尖的水准。
这意味着,高通在服务器市场想要取得成功并不容易。正所谓“屋漏偏逢连夜雨”,近日更是有消息传出,称ARM正在起诉高通,理由是后者涉嫌涉嫌侵权。此举无疑又给高通在服务器市场的美好憧憬浇了“一盆冷水”。
如今的芯片格局可以说是越来越清晰了,虽然以美为首的西方国家极力阻碍我国芯片产业的发展,可国产芯片却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,反而是在快车道上加速崛起。相比之下,美芯如今却是一副“落日黄昏”之姿。